要闻精选 |315晚会曝光医美“速成”班;医美年度十大影响力事件;多个韩妆品牌涨价;美容医托回扣六成以上
01官方通告
【首发!浙江出台省级医疗美容技术标准】为响应浙江省卫健委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医疗美容乱象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由浙江省整形美容行业协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杭州市卫生卫健综合行政执法队主办的“同心同行·共筑医美安全”3·15新闻发布会暨《浙江省医疗美容技术指引》发布会日前召开。该《指引》由浙江省整形美容行业协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杭州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主编,于3月12日全国首发书,本书涵盖最新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美容中医科执业诊疗范围,将作为浙江省医疗美容行业标准技术指导用书。(浙江电视台)
【24人!黑客利用"爬虫"软件向"黑"医美导流】近日,江苏常州警方抓获了一个利用高科技手段,在互联网平台精准获客,从而向无资质的医美机构引流的公司。该公司是一个利用技术手段作案的黑客公司,该公司利用软件非法破解互联网平台验签算法及后端接口,获取医美领域内有购买需求的人群,之后再与这些需求人群进行私聊,虚构自身消费体验,将需求人群引导到指定机构进行消费。警方已封禁该公司用来作案的智能互动系统。两年多来该公司仅利用该系统非法获取个人信息5000多万条,获利3000多万元。目前,24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常州公安)
【6天!315晚会曝光医美“速成”班】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近年来存在的医疗美容培训机构乱象。网络上有很多医疗美容培训机构,宣称一对一辅导,手把手教学,零基础包教包会等。记者花费5000多元报名费暗访圣嘉丽禾南京校区微整形全科培训班,培训班为期6天,14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均无医学背景,很多课程学员仅有一次练习机会。记者也未查询到负责培训的老师有任何医师执业信息。结业时学员可以拿到一份微整形美容师高级证书,发证机构是“国际整形美容职业认证中心”。这个认证中心的网站没有任何备案信息。培训结束后,老师还把医美药品批发商的联系方式发在班级群里,学员可以通过他们,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拿到各种针剂,再加价给顾客注射。(央视财经)
【88万!大牌小样翻车话梅化妆品被罚】上海市监局行政处罚书显示,2021年4月16日,市监局对位于黄浦区兴业路的“HARMAY 话梅”化妆品集合店进行现场检查。现场发现其正在销售的 “CLARINS 娇韵诗”品牌焕颜弹力日霜(5ml)等共计4个品牌24款化妆品的中文标签内容有缺失项。同时,上海市监局表示,另查明,其在上述案件调查期间,销售的部分化妆品仍存在中文标签有缺失项的情况。上述行为构成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的行为。上海市监局依法对上海话梅乐享作出了“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15.2万元、罚款人民币 73.5万元”的处罚,共计罚没88.7万元。(上海市监局)
【30万!上海一美容门诊因一篇“技术贴”挨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2年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上海一家医疗美容门诊榜上有名。当事人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题为“你需要了解的隆胸技术帖”的医疗整形广告,宣传“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门门功课A,不如胸前一对C”等内容,同时出现了“XX医疗美容丰胸品质案例”及隆胸前后对比照片。经查,当事人从开业至案发,因资质原因从未做过隆胸手术。当事人因发布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广告及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300000元。(上海市场监管局)
02行业大事
【关店!工厂停摆仅剩一条生产线】受疫情影响,目前不少广东、上海的美妆企业,已开始居家办公。其中,上游工厂和终端零售损失相对惨重,有的工厂基本“停摆”,更有零售店“关闭70余家店铺”。“上海停摆了一半。”上海康美国际生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淀华表示,目前已经“没法来上班了”。据其介绍,公司原本有100余人,现在只有19个人在上班,工厂仅勉强开了一条线用来救急,工人都被封在厂里面,打地铺睡觉”。事实上,目前被疫情覆盖的366个中高风险地区,物流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不是企业、工厂在疫区,就是客户在疫区”。(青眼)
【关注!医美年度十大影响力事件】知微数据联合美商研究院发布《中国医美行业舆情分析报告》,对2021年度医美行业相关舆论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报告显示“医疗事故”成年度最热舆情关键词。数据显示,网络红人小冉抽脂感染离世成网络影响力最大事件,济南喜悦整形机构女老板殴打顾客事件、演员高溜整容失败鼻尖坏死事件、广电总局要求停播“美容贷”及类似广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市场监管总局将整治医美广告、公安部:严打非法制售医美产品、教育部大力支持医美专业进大学、国家卫健委:禁止开展“小腿神经离断瘦腿手术”应用于临床、新氧医美被多名明星起诉等事件紧跟其后,位列前十。累计上榜的200余个热搜词条中,行业乱象占比最大,达34%。(知微数据)
【延期!2022双美SUNMAX·CIC决赛】近期国内多地连续发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式全国范围高度紧张,为响应国家“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政策,并结合各地疫情防控情况,保护参会人员健康与安全,经主办方北京享赞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研究决定,2022“双美杯胶原蛋白 面部年轻化综合应用技能大赛暨第四届CIC决赛”延期至为2022年7月南京举办。因大会延期给参赛医师和评委带来的不便之处,望谅解!感谢业内对双美CIC的关注与支持,期待未来能够与您相聚;共同见证决赛最强战队的诞生之夜!(sunmax学苑)
【6811家!广东医美相关企业数量排名第一】截至2022年3月,我国共有在业存续的化妆品相关企业1247.1万家,其中福建省以139.5万家排名第一,广东省、山东省分列二三名。2021年共新增437.5万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6.3%,是近十年注册量最多的一年。现存医美相关企业4.98万家,广东以6811家医美相关企业排名第一,医美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注册量上看,近10年全国化妆品相关企业注册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注册量达279.8万家,同比增长10.9%。从注册资本上看,75%的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以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又一款!医美填充剂获NMPA批准上市】日前,艾尔建Allergan“含利多卡因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正式获得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号:国械注进20223130141。值得一提的,此次获批的HA Filler是Allergan自2022年来获NMPA批准的首款透明质酸填充剂。同时,也是Allergan继Juvéderm VOLUMA with Lidocaine、Juvéderm®VOLIFT®with Lidocaine和Juvéderm®VOLBELLA®with Lidocaine之后,其在中国获批上市的第四款含利多卡因的透明质酸填充剂产品。(Medactive)
03品牌动向
【终于!欧莱雅赢得3CE商标侵权诉讼】近日,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3CE三熹玉赢得商标侵权诉讼终审判决。据悉,韩国3CE彩妆logo最初为英文“3 concept eyes”,但在2012年时“3 CONCEPT EYES”的商标在中国市场被上海芬岚化妆品有限公司(原武汉兰达化妆品有限公司)申请,并称为“中国3CE”,也称为“第三眼”,以销售彩妆为主。经过仔细地辨认可以发现,国内抢先注册的“3CE”的商标,高度还原 3CE 三熹玉商标。2018年韩国3CE Stylenanda被欧莱雅收购,到2019年初,该品牌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两个“3CE”之争就已经开始。目前,3CE三熹玉在中国大陆的商标与产品销售权均属于莱雅公司,即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知点知识产权)
【最高36%!多个韩妆品牌涨价】韩国是全球化妆品主要消费国和出口国,原本疫情就给韩国化妆品行业带来不小的经营压力,而原料成本不断上涨,再次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去年底,韩国多个高端化妆品品牌上调价格,本月,就连一些平价化妆品也开始涨价。韩国知名平价化妆品品牌谜尚,本月起26款化妆品的价格平均上调了11%。悦诗风吟50多款产品近期涨价,上涨幅度最高达到36%。不仅化妆品,爱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等韩国主要洗化企业纷纷上调了旗下牙膏、洗发水、洗涤剂等产品的价格。韩国洗化用品涨价是因为生产中用到的石蜡、凡士林、甘油等原料都提取自石油,然而国际油价暴涨,导致洗化用品的原料和物流成本不断攀升。(央视财经)
【定了!华熙生物2022年将重点建设合成生物研发平台】日前,在华熙生物2021年业绩媒体沟通会上,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表示,“华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平台公司,做的生物活性材料是往下游延伸,为大家提供健康、美丽和快乐的生命体验。”在赵燕看来,市场将华熙生物定位为“医美”企业并不准确,因为医美在华熙生物占比并不高,且在2021年华熙生物主动踩了一脚“医美”刹车,重新对其业务进行了梳理。赵燕在此次业绩会上反复强调,华熙生物主要聚焦功能糖和氨基酸两大类生物活性物质。2022年的重中之重是“合成生物”。与此同时,2022年华熙生物还将在组织、人才端,推进公司发展战略落地,坚持长期主义,继续构建品牌力,持续构建科技新生态等。(21世纪经济报道)
【11万!新锐品牌 PMPM母公司再获腾讯投资】据天眼查官网显示,国内新锐护肤品牌PMPM的关联母公司——上海时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8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HUPO CAPITAL(HK)LIMITED,公司注册资本由158.03万人民币增至180.5万人民币,增幅约14.22%。根据变更记录,2021年2月5日,上海时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增股东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腾讯首次入股该公司。目前,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已持股约7%,认缴出资额为11.062万人民币,成为该公司第五大股东。据悉,PMPM 2019年成立,两年多时间,就已经多次获得资本的肯定。(聚美丽)
【打折!?传勃朗圣泉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近日,有消息称欧莱雅集团或计划让勃朗圣泉退出中国市场。对此,欧莱雅中国方面尚未回应证实这一传闻。搜索发现,勃朗圣泉天猫旗舰店一切正常,买赠算下来单品折扣力度在3.8折,客服表示,“没有收到品牌退市的通知”。勃朗圣泉京东旗舰店目前为正价销售,但仅剩喷雾、精华水、洁面和面膜4个SKU。另一方面,勃朗圣泉包括微博、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在内的在多个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目前均已停止更新。而在此之前,其更新频率为隔日更或周更不等。据悉,2016年,勃朗圣泉被欧莱雅集团收购,2019年8月通过电商渠道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化妆品财经在线)
【76.5亿元!上海家化营收创6年新高】3月16日,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8.73%;净利润6.49亿元,同比增长50.92%,扣非净利润为6.76亿元,同比增长70.76%,达近6年最高水平。年报显示,护肤品类全年增速达22.22%,远超行业平均增速14%,收入占比已由去年31%提升至35%,跃升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品类。其中,玉泽、佰草集贡献最大。玉泽已成为药妆头部品牌,2021年总用户361万人,复购率达到42.6%,同比提升6.2%;佰草集总用户数达到193万,复购率高达41.6%,同比提升7.9%。(公司公告)
04美业百象
【医美产品价格虚高 医托回扣六成以上】近日,有医美业内人士向媒体爆料:很多医美机构价格虚高,是成本的十倍以上,甚至一家机构要雇佣数百名专门医托拉拢顾客,回扣普遍在六成以上,最高返点达百分之九十。业内从业者佟女士(化名)称,一家渠道医美机构通常会有好几支医托团队,人数多达数百上千,他们的工作就是四处招揽客户。眼综合手术或者鼻综合手术,价格少则两三万,高则十几万。但客户并不知道,自己为了变美而掏出去的这些钱,很可能最后花在自己身上的只有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被医托拿走了。(央广网)
【美发店水光针热玛吉都做】近日,南宁市卫生健康以及市场监管等部门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查处了一个涉嫌未取得相应资质,却擅自开展医美服务的机构。这家机构位于南宁市梦之岛水晶城二楼,从门头上看,它是一家美肤机构,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明确的经营范围是美容美发。实际上却开展了脱毛、文眉和水光针注射等多项医美服务,而且没有专业医生,甚至于各种设备也来源不明。该机构负责人解释称,有医美需求的顾客,大多会被他们引导去南宁市内的另外一家有资质的机构接受服务。目前,相关部门已经暂扣了这家机构涉嫌提供非法医美服务的相关设备和产品,并对两处商家展开了后续调查。(广西广播电视台)
【3人被罚7900万元因内幕交易名臣健康】3月11日,海南证监局披露〔2022〕3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陈华升内幕交易名臣健康的违法行为合计罚没7272.49万元。在内幕交易过程中,陈华升动用1000万元进行配资买入。处罚书显示,为了在市场上寻求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或健康领域企业进行合作,名臣健康将收购目标放宽到动漫及游戏类项目。2020年8月,名臣健康与海南华多、杭州雷焰签署交易协议。然而在收购洽谈期间,广州冰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升,作为内幕信息知情人,在内幕信息敏感期内实际控制、使用“谢某红”和“刘某荣”证券账户交易“名臣健康”股票。(化妆品财经在线)
【化妆品公司侵权赵丽颖被判赔20万】近日,赵丽颖与品缘(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审、二审判决文书公开。一审文书显示,原告赵丽颖诉称,被告经营的“奥集俪”品牌化妆品擅用原告的肖像、姓名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以抬高被告产品价值,同时将原告本未代言的产品强加于原告,构成虚假代言,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损失50万元并道歉。被告辩称,侵权内容已删除和下架,影响较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多次使用原告的肖像和姓名与被告经营的商品进行捆绑、宣传,构成对原告肖像权及姓名权的侵犯,并构成营利性使用。最终,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裁定被告赔偿赵丽颖损失20万元并公开道歉。(环球化妆品网)
【邓伦凉了 代言黄了】日前,邓伦被曝偷逃税被罚1.06亿,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榜一,瞬间引爆全网。截至目前,该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4亿,相关讨论达到30万。随后,邓伦在微博发布道歉信,而邓伦工作室微博账号、邓伦抖音账号也都接连被封。作为雪花秀品牌亚太区代言人、巴黎欧莱雅彩妆代言人、清扬净爽代言人、联合利华中国区洗护发代言人,此次邓伦被曝逃漏税1亿,无疑也让相关品牌受到重创。截至目前,清扬、雪花秀官方微博都已对邓伦相关内容进行权限处理,欧莱雅宣布已与邓伦终止合作关系。(中国美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