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精选|八部门联合开展非法医美专项整治工作;这些皮肤科医生不得为企业站台;“广州汉龙”假冒化妆品被停售
01官方通告
【严打!八部门联合开展非法医美专项整治工作】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于2021年6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工作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相关活动的行为;严格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药品医疗器械行为;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等。进一步提高美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强化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防范医疗纠纷和安全风险,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活动。(国家卫健委)
【205人!这些皮肤科医生不得为企业站台】近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有关《化妆品技术审评咨询专家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达到加强和规范化妆品技术审评咨询专家的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在化妆品监管工作中的智囊作用为目的。《办法》从专家的资格条件与职责、权利与义务、遴选与聘任、日常管理、培训与考核、监督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办法》要求专家不得在化妆品企业任职或兼职,也不得为企业变相宣传。据悉,在今年2月,中检院就公布了最新一届化妆品技术审评咨询专家库专家名单,共有205人在列。(青眼)
【注意!“广州汉龙”假冒化妆品被停售】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经查,广州市汉龙化妆品有限公司自2017年3月10日起已全面停止生产,并于2020年9月搬离生产许可地址,现已申请办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注销手续。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标识生产企业为广州市汉龙化妆品有限公司且标识生产日期为2017年3月10日之后的化妆品,均为假冒化妆品。国家药监局要求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经营企业立即停止销售上述提及的假冒化妆品,深查深究其进货渠道,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国家药监局)
【1300亩!“白云美湾”化妆品产业新三年行动方案公布】广州市白云区于9日印发了《广州市白云区推动“白云美湾”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方案》中提到,该区将全力推动“白云美湾”在2023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2025年超千亿元。为实现目标,该区将给予更多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配套,强化全产业链,并在未来三年为化妆品企业供应发展用地1300亩以上。区别于第一份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白云区提出了打造全产业链。建设化妆品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原材料集采供应链平台、构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平台等举措。(中国新闻网)
【7天冷静期!北京美发美容业预付费服务加码】近日,北京市美发美容业预付费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出台,“7天冷静期”出现在合同中,同时,合同还设置了经营者承诺、资金存管专用账户、履约保证保险、银行保函等履约保障措施,让预付费消费多了一重保障。据了解,北京市美发美容业预付费服务合同适用于向消费者提供美发美容美甲各类项目服务的经营单位与消费者之间发生的美发美容美甲预付费服务交易。预付卡可以为记名卡也可以为不记名卡。合同明确,消费者自签署合同的次日起,有7天冷静期,期间在未开卡使用消费的情况下,有权无条件解除本合同,经营单位要于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返还全部预付费用。(北京青年报)
02行业大事
【33家机构!全国化妆品联合检测评价平台启动】近日,皮肤健康产业中国科技联盟启动仪式在上海举办。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院校、有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行业商协会和科研院所等33家机构,联合发起成立“皮肤健康产业中国科技联盟”并启动“全国化妆品联合检测评价平台”。据悉,通过科研院所、高校、检验检测机构、企业研发力量之间的深度融合和优势互补合作,开展联合攻关,可有效解决制约国产化妆品产品竞争力提升的“卡脖子”关键检测与评价技术,发展国产皮肤健康检测评价装备。(化妆品观察)
【通过!Galderma或成欧洲首款液体A型肉毒素】近日,Galderma对外宣布,基于其液态肉毒素(BoNT-A)产品Alluzience®在欧洲临床试验的理想效果,Alluzience®已完成欧洲的非集中审批程序。Alluzience®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欧洲上市的液体A型肉毒毒素(BOT-A)产品。据悉,Alluzience®系一款无须复溶、可即刻使用的A型肉毒素产品,此次申报的适应症为改善中至重度皱眉纹。临床数据表明,中至重度皱眉纹患者接受Alluzience®治疗后,部分患者从第一天起即迅速起效,且改善时间可达6个月。据悉,目前欧洲获批上市的肉毒素产品均为冻干粉形式,使用前需要生理盐水复溶。(医械麦地)
【关注!“中国十大美妆影响者排行榜”发布】时尚及奢侈品品牌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Launchmetrics 日前在系列博客中发布最新榜单《你必须知道的十大中国美妆影响力者》中表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市场,中国影响力者成为了国外品牌抢夺中国市场份额的关键。根据今年1月至6月期间的媒体影响价值(Media Impact Value,MIV),榜单评选出了中国十大美妆影响力者,李佳琪、豆豆Babe、原来是西门大嫂、深夜徐老师在该榜单上排名前四。五到十名分别是:雪梨 Cherie、薇娅、MK 凉凉、毛小星 Ryan、喵爷-吴淼、莓子哥哥。(华丽志)
【增速200%!次抛产品、便携体验装受欢迎】大牌小样,因具有更mini的“体型”、更高的性价比与更低的尝试门槛而受到消费者喜爱,数据显示2018-2020年线上护肤及彩妆品类试用装购买人数逐年增长。同时,小样产品也成为线下美妆集合店的引流利器。但小样的来源渠道不明一直是其被诟病的问题,相比小样生意,品牌推出的便携装产品则拥有看似更明朗的发展前景。CBNData《天猫国际个护家清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显示,便携装口腔护理消费金额显著提升,其中便携装的漱口水更是高速增长,消费增速达200%。在护肤领域,次抛剂型的产品除了便携,也更加卫生安全,比如润百颜的玻尿酸次抛原液。(美博在线)
【增长69%!美容仪赛道火热】随着美容护肤技术的发展,美容院护理、医美、美容仪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CBNData联合EFFECTIM发布的《2021女性抗老投资洞察报告》指出,中国医美市场不断扩容,2021年将达2274亿规模,超九成受访者期待通过医美抗衰。而更为便捷的家用美容仪也迎来新的风口,网络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天猫国际进口美容仪新品牌入驻数量同比增长69%,发布新品数量同比增长129%,新品成交同比增长606%。天猫美妆行业高级运营专家歆笛曾表示,天猫美容仪器类目市场规模已达到100亿,美容仪和护肤品的结合是下一个护肤风口。(美博在线)
03品牌动向
【定了!贝泰妮欲赴港上市】6月16日,薇诺娜母公司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957)发布了拟赴港上市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相关筹备工作的议案》,公司管理层将启动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这意味着,贝泰妮不日将赴港IPO。贝泰妮公司董事会将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授权时间为一年。目前贝泰妮正与相关中介机构沟通相关事宜,关于本次H股上市的具体方案尚未确定。这意味着,贝泰妮即将迈出冲刺港股IPO的第一步。(公司公告)
【前沿!“Profhilo®提升针”启动NMPA注册临床研究】近日,复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美中互利(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代理的、由IBSA Farmaceutici生产的关于“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商品名:PROFHILO®,又称提升针、逆龄针)”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单盲、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用于评价纠正颈部中重度皱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值得关注的,目前国内获得NMPA批准上市的、针对纠正颈部中重度皱纹的填充剂仅有爱美客的“嗨体”。产品使用NAHYCO™专利混合技术稳定分子,不含任何BDDE等交联剂,是由32mg/ml低分子量和32mg/ml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组成。在皮内注射后重塑皮肤,从而治疗皮肤松弛。(医械麦地)
【5000万元!奥园美谷下注纳米技术医美应用】日前,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资源互补,携手投资5000万元组建合资公司(资金为实缴),共同研发、协力推广、联袂行销基于纳米技术的载药功能性冷敷贴,打造“妆”、“械”、“药”字号系列产品矩阵。这是奥园美谷基于医美产品端的又一扛鼎力作。6月2日,奥园美谷已与大连肌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名推出富勒烯炫白瓶系列产品、富勒烯医用冷敷贴。(投资时报)
【聚焦!字节跳动旗下小荷医疗上线“小荷医美”】字节跳动旗下的小荷医疗已上线医学美容服务“小荷医美”。对于小荷医美后续业务拓展情况,字节暂未回复。小荷医美类似于美团丽人/美发频道下的医学美容栏目,主要提供撮合交易,不过前者以项目而非商家的形式展示。现阶段,小荷医美提供博水光针、热玛吉、光子嫩肤等服务项目,目前仅在北京、哈尔滨上线,可供选择的商家较少,在北京的合作机构包括悦美好医、石榴医美、亚运村美中宜和、伊美尔健翔,在哈尔滨的合作机构仅有伊美尔一家。(字母榜)
【入驻天猫!三宅一生等三大香水品牌来了】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集团旗下的 Issey Miyake(三宅一生),Narciso Rodriguez 和 Serge Lutens(赛尔日·卢丹氏) 三大香水品牌将登陆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天猫平台。此举是资生堂拓展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跨境电商战略的一部分。集团旗下的许多的护肤品和化妆品品牌都已经在天猫上开设了线上门店。目前三宅一生和 Narciso Rodriguez 两个品牌已经在4月正式于天猫平台发布,而 Serge Lutens 则将在今年7月登陆。天猫是目前亚洲最大的B2C 零售电商平台,用户总数超过7亿人。(华丽志)
04美业百象
【美团医美5月处罚54家商户】近期,美团医美发起“至美行动”治理专项,基于医美消费全链路的用户痛点,从平台内容治理到机构服务治理,推动行业健康、规范化发展,保障用户获得更真实、透明、专业的内容与服务。“至美行动”第一阶段重点针对这些虚假评价及炒作评价的违规行为进行治理。2021年4月开始,美团医美正式上线针对医美类虚假评价的AI识别模型,并加大针对炒作评价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仅5月即识别打击64,261条虚假评价,其中新模型识别打击的占17.9%。同时,依据更严格的评价治理规则处罚了54家涉及炒作评价的“作假”商户。(环球网)
【涉事智颜医疗改名莱可慕恩接着骗?】近日,有用户在小红书发帖称“避雷莱可慕恩的王仕文庸医——整形后眼睛肉条严重,疤痕凹陷,2边不对称”。在天眼查中搜索莱可慕恩发现该机构正是去年十二月江苏城市零距离栏目曝光的“花16万整形女主播惨遭断鼻之痛”涉事机构智颜医疗美容。据事后调查,这家门诊部根本不具备耳软骨、肋软骨隆鼻手术的资质。此前也已接到过类似的投诉。据悉,新闻报道后,智颜整形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原来挂着智颜整形的照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莱可慕恩的照片。(腾讯网)
【思明区法院发布医美典型案例】女子做隆鼻术签协议竟被“套路贷”,利率高达35%;医美机构擅用病例做广告,侵犯消费者肖像权;诊所资质合作转让,行医者竟没有从业资格……近日,厦门思明区法院发布一批医美行业典型案例,指导消费者避开这些医美消费陷阱。据思明区法院统计,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共受理涉医美机构案件98件,案件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医美消费被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所接受,但因未达到预期效果或术后产生不良反应而提起的诉讼也日渐增多。(厦门网)
【美容院注射不明物毁容,近日法院判赔28万】辽宁大连女子张丽(化名)14年前在大连市中山区一家美容院接受美容服务,半年后发现面部凹凸不平,发硬发痒。她被诊断为注射不明物质造成手术失败。此后,张丽先后五次赴泰国治疗,医生诊断为面部粘附和扭曲。她多次向消费者保护部门投诉,但调解无果。自2014年起,张丽多次向法院起诉这家美容院,索赔治疗费和交通费等合计31万余元。此案经多次审理,最终在2021年6月宣判:韩某赔偿张丽医疗费人民币251521.31元;交通费人民币28056.36元。(医美视界)
【武汉16岁女孩隆鼻失败】16岁的小林目前在汉口读职高。她很爱美,天生鼻子有些塌,想整形,就哀求奶奶拿出了6万元积蓄。两个月前,小林决定在武昌某整形机构做手术,因为未满18岁,手术需要监护人签字,林妈妈也没多问,随手就签下了手术同意书。经过一段时间术后恢复,小林对自己的新鼻子很不满意:不仅鼻梁垫得太高,形状还有些歪斜,与面部整体五官不搭配。林妈妈后悔不迭,近日,母女俩选择到正规公立医疗机构做修复。经过术前检查,10日,整形美容科主任郭亮给小林做手术“矫正”了鼻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