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精选|化妆品国家质检中心不接“私活”了;美容仪监管迈出第一步;女子打“童颜针”致右眼失明
01官方通告
【30条!直播带货新规5月25日起施行】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细化直播平台、直播人员、服务机构等参与主体各自的权责边界,《办法》自2021年5月25日起施行。包含附则在内,《办法》共有30条,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对直播营销平台、直播间运营者和直播营销人员的权责明确,规定了各参与者的主体责任。针对直播平台,《办法》以大量篇幅、共11条内容来加以规范。除了直播平台的基本要求,如履行备案手续,具备维护直播内容安全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青眼)
【14316件!2020年全国化妆品案件激增】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20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共查处化妆品案件14316件,同比增长64.49%。在查处案件中,货值共计2.0387亿元,罚款7634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176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342个,责令停产停业625家。报告显示,查处化妆品案件数量排在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广西、河北、浙江、四川。其中广东2020年查处化妆品案件数量最多,同比增长69.1%。广东省化妆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清泉表示,“对化妆品企业一定要要有保有压。对于不规范、不合法的企业一定要毫不留情的打击。”(品观网)
【首款!用于唇部注射的乔雅登®质颜™获批】
近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消息,4月23日,中国首款且目前唯一一款获批用于唇部注射的玻尿酸产品乔雅登®质颜™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乔雅登®质颜™产品获批之后,乐城将全线引进该产品到乐城,造福更多患者。”据乐城先行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7月,艾尔建美学首款医美产品透明质酸钠产品在乐城先行区落地以来,已有100名下颌后缩患者完成注射治疗。透明质酸钠产品生成数量可观的临床注射案例及真实世界数据。这些成果将助力真实世界数据在医美产品注册审批中的应用。(南海网海南新闻)
【重磅!美容仪监管迈出第一步】
日前,中检院发布征求《射频美容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可用于规范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射频美容类产品的分类界定,并为产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注册和审批的技术指导。其中规定,不光是美容机构所使用的大型射频美容仪器,当前如日中天的家用射频美容仪也极有可能会纳入医疗器械监管范畴,收获新的身份。根据指导原则作出的界定,目前市面上畅销的家用射频美容仪所宣称的原理与第一种情况较为相近。这就意味着,家用射频美容仪按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的时代或将到来。(青眼)
【50万!美容门诊发布肉毒素广告被罚】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1年第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一家医疗美容门诊部因发布违法毒性药品广告被罚50万元。通告显示,上海星X医疗美容门诊部在大众点评网上发布医疗美容广告,含有“国产瘦脸针兰州衡力”是一种纯生物制剂...可用于改善面部轮廓...等内容;“进口瘦脸针BOTOX保妥适”可直接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梢、...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放松肌肉...等宣传内容。据了解,上述商品为毒性药品,不得发布广告。经查,上述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违法发布医疗用毒性药品广告的行为。(医美视界)
【一审胜诉!薇娅诉“薇娅严选”不正当竞争】
近日,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对“薇娅”诉“薇娅严选”不正当竞争案一审判决,“薇娅严选”被判构成不正当竞争,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民事责任。其中,“薇娅严选”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00000元及原告为制止侵权的合理开支101000元,共计40余万元。企查查APP显示,被告薇娅严选(广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企查查风险信息显示,目前该公司已被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17.09万元。(东方财富网)
02行业大事
【大洗牌!29家化妆品工厂已注销】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广东、北京、江苏等全国多地已有29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主动注销或被吊销了许可证。这也意味着,化妆品行业的大洗牌已然拉开了帷幕。4月14日,广州腾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鹏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已被吊销。两者确实劣迹斑斑,都是药监局“黑榜”上的常客。在此之前的4月初,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显示,广州澳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也已注销,系企业主动注销。除广东外,湖南有4家,江苏、福建、北京分别有2家。整体而言,基本都是企业主动申请注销。(青眼)
【投资10亿!LVMH亚太区最大仓储中心落户上海】
法国奢侈品巨头 LVMH将在上海建立亚太地区最大化妆品销售及仓储运营平台。该平台将位于上海闵行区莘庄工业区,项目奠基仪式已于4月19日在莘庄工业区举行。该项目名为“路威酩轩佩艾德军健” 电子商务包装分拣销售产业化项目,由LVMH与法国佩艾德公司、上海军健公司三方携手共建。据上海闵行区融媒体中心消息,该项目用地面积135亩,预计总投资额近1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期预计为18个月,计划2022年底投产运营。项目建成后,将作为 LVMH集团电子商务包装分拣销售产业化基地。(华丽志)
【23.16元!氨基酸原料第一股诞生】
4月22日,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88639,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此次,华恒生物公开发行新股27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的25%,发行价格为每股23.16元,募集资金5.71亿元。据了解,目前华恒生物的丙氨酸系列产品生产规模位居国际前列。据了解,华恒生物成立于2005年,于2013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是一家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主要从事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品观网)
【遭抵制!悦诗风吟陷“漂绿”风波后道歉】
韩国美妆品牌悦诗风吟(Innisfree)最近陷入了“漂绿” 风波,被指使用有误导性的文案来“欺骗”顾客以为其产品采用了环保包装——他们把塑料瓶子外面裹上一层硬纸壳,上面写着“我是纸瓶子”。尽管标签上写着“你好,我是纸瓶”,但该产品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用纸包裹的塑料瓶。在多家媒体参与报道后,悦诗风吟在多个国家的市场遭到网友抵制。在遭到抵制后,悦诗风吟官方回应承认包装文案有误导性。“我们忽略了这个名字可能会误导人们认为整个包装都是纸做的可能性。我们为未能以准确的方式传递信息而道歉。”(网易新闻)
【稳居第一!欧莱雅集团在全球美妆市场的份额约为 13%】
4月20日,欧莱雅集团举行2021年度股东大会。2020年全球美妆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8%,同期欧莱雅集团销售额下滑幅度为 4.1%。所有市场跑赢大盘,中国快速反弹:西欧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10.3%,同期西欧大盘同比下滑15%;中国市场销售额快速反弹,同比增长27%;新兴市场占比48.5%,其中亚太占比35%,为第一大市场(*2006年-2020年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比从第九大市场跃升至第二大市场)。2020年,欧莱雅集团在全球美妆市场的份额约13%,品类的发展同样趋于平衡:通过十五年的改革,集团确立了在护发领域的全球领军者地位;护肤品类则稳居全球第一。(华丽志)
【国产化!去年新增玻尿酸企业17家】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正式公告,批准华熙生物申报的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为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围为乳及乳制品、饮料类等,这标志着玻尿酸食品国产化时代的到来。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345家玻尿酸相关企业,2020年相关企业注册量为17家,同比下降63.8%,今年一季度新增企业1家。从地区分布来看,山东省以125家排名第一,广东、江苏分列二三名。此外,近年来玻尿酸相关的经营风险数量逐年增长,2020年行业新增裁判文书64件,行政处罚76起。2020年新注册企业17家,同比下降63.8%。(新京报)
03品牌动向
【30万主播!思享无限将进入医美市场】
4月19日,美股上市公司思享无限(SJ.US)宣布将与嘉达合信合作投建一个在线医美平台,该平台使用思享无限专有技术,将使客户、主播和美容医学机构汇聚。目前,嘉达合信拥有200多家认证机构,思享无限拥有300,000多名主播资源。公告显示,思享无限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移动实时流媒体平台,拥有约2.5亿注册用户。嘉达合信是一个O2O美学平台,它将消费者与中国200多家机构联系起来,让消费者可详细了解医美产品和机构。(资本邦)
【上市2年!“网红第一股”如涵控股退市】
4月22日上午,上市仅两年的“网红第一股”如涵控股(RUHN.US)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根据协议,买方集团如涵控股将以每股0.7美元(或每ADS3.4美元)现金,收购如涵控股尚未持有但已发行的普通股。2019年4月3日,如涵以12.5美元/ADS的价格在纳斯达克上市,被称为网红经济第一股,但首日股价大跌超37%,以7.85美元收盘。之后,如涵震荡下滑,2020年10月跌至最低点2.26美元。完成私有化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以3.4美元/ADS收盘。不考虑分红等情况,如涵IPO时参与认购的投资人持股浮亏超七成。(美业观察)
【合资韩国KDM!奥园美谷瞄准溶脂针、玻尿酸】
4月21日,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奥美产业研究有限公司与KD Medical co.,ltd.签署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优质医美产品落地大中华市场。KDM成立于韩国首尔,是一家专注于医疗美容用活性原料开发与研究、医疗美容器械生产、制造及销售的科技型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溶脂针、动能素、玻尿酸等,产品品质卓越,市场认可度高。至此,从宣布向医美战略转型以来,仅用半年时间,奥园美谷已初步完成医美材料、医美科技、医美服务、医美产品及渠道层面的布局。纵贯医美产业链上下游的医美产业集聚平台呼之欲出。(证券市场周刊)
【数千万元!妆发品牌“生气斑马”获Pre-A轮融资】
近日,国货妆发品牌“生气斑马”于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弘毅投资领投,昆仑资本跟投,老股东众麟资本、尚承投资持续加注。这是生气斑马成立8个月以来完成的第三轮融资。生气斑马品牌创立于去年9月,目前已上线假发片产品、大彩棒系列洗发和护发产品,产品上线首月GMV超过100万。生气斑马团队实力大,成立的国际研发团队内有前欧莱雅,莹特丽等大厂背景研发人员,创始人 Jerry曾担任参半 COO ,联合创始人滚滚曾是小红书市场部早期成员,曾担任豌豆公主 COO 业务助理。(36氪)
【398亿!上海家化市值首破历史】
自发布2021年一季报以来,上海家化市值一路飙升。截至4月26日,上海家化报58.70元/股,总市值达398亿,突破其历史最高市值。于2001年上市的上海家化,曾拉开美妆企业登陆A 股的序幕,并屡创市值新高。数据显示,2013年8月,上海家化市值曾达到386亿。这一年之后,上海家化的市值一路下跌,也让后起之秀们频频超越。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去年4月21日(换帅消息发布前夕)的169.6亿元市值,目前上海家化市值已足足涨了228亿。可以看到,资本对于上海家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的上任,不仅给予了足够的期望,也对其履职一年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品观网)
04美业百象
【西安女子5万多隆鼻变畸形】
2020年5月24日,杨女士在朋友的介绍下在西安高新路西安贝芙丽医疗美容门诊部做了隆鼻手术,总共花费5万多块钱,其中从网络平台贷款2.6万元。然后没多久,杨女士的鼻子就出了问题,并在2020年10月29日,补交5000元后做了修复手术。然而修复后,鼻尖两侧还出现了坍塌。对此医院的说法是:术后恢复需要时间。今年杨女士在西京医院整形外科检查后,诊断结果显示:隆鼻术后,鼻挛缩畸形。美容院表示,杨女士的隆鼻术是在他们这边做的,鼻子为何会成为现在这样,不好说。(陕西都市快报)
【120名女子被“整容贷”恶势力控制】
近期,上海二中院审结了一起由恶势力犯罪团伙主导的特大诈骗案件。120名女性受害者,受骗数额共计510万元,并因此财色两空,走投无路。据悉,2019年起,孙某林等四人合谋与上海两家医疗美容公司负责人张某婷、严某锋等人达成“协议”,为其招揽整容“客户”。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私人助理”、 “商务伴游”之类黑灰行业职位的虚假招聘信息并许以高薪。并以就职需提升形象等借口要求被害人至上述两家医院整容,办理消费贷款。为使骗局更加逼真,授意团伙成员假扮雇主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目前,124名被告人中有27人被认定为恶势力成员;有10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医美视界)
【青岛女子几万元注射玻尿酸被失误溶解】
史女士3月15日在青岛壹美整形医院给鼻小柱注射玻尿酸。在注射五分钟以后,发觉出现栓塞,注射医生立即注射溶解酶把注射的玻尿酸融掉。在融完的第三天,史女士的嘴唇出现红肿,全是瘀青。史女士立刻又前去该院治疗,然而医生在没和史女士沟通的情况下,贸然又给史女士打了二十多针的溶解酶。结果导致史女士曾经鼻基底和法令纹打过的玻尿酸全部溶解掉了,史女士也因为注射引起的高血压被送到了医院。史女士称,第二次去补玻尿酸时,注射科主管忽然要求她签署一个中止协议。协议内容是在注射完此次玻尿酸之后,这个事件就到此为止,要求史女士不再追究其责任。(青岛优选)
【南京美格利合医美被立案调查】
日前,安徽女孩小王花了近10万元,在南京美格利合医疗美容门诊部打了一种“童颜针”,打了之后不仅没有起到美容的效果,脸上还出现了问题。4月20日,鼓楼区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表示,经调查发现,小王的就诊病历书写并不规范,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美容整形机构将面临1到5万元的行政罚款。此外,主诊医师谈医生也存在非法执业问题。“目前,国家还没有‘童颜针’的相关审批,医美机构宣传是不规范的,可能涉嫌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目前,针对该机构涉嫌虚假宣传的问题,鼓楼区市场监管局也已经立案调查。(荔枝网)
【21岁女子整形中途昏迷半月仍未醒】
4月10日,21岁的贵州姑娘小刘在长沙伊莎医疗整形机构进行眼综合与鼻综合整形手术。在做完眼综合手术之后、准备做鼻综合手术之前,小刘突然出现血氧下降后陷入昏迷,随后被紧急送往附近的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现在半个月过去了,小刘仍处于昏迷状态,还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然而,就在4月23日,整形机构通知小刘父亲刘先生,将停止支付女儿的医疗费,这让刘先生担忧不已。目前,长沙市天心区卫健局已经介入调查,正在对此次事故原因展开调查。有律师表示,小刘是在整形机构整形时发生的意外,在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应当履行垫付责任。(医美视界)